■ 海南日報記者 王迎春
堆滿案頭的文件,緊湊的會議日程,往返于校區間匆忙的身影……3月18日,新學期已經來到了第三周,海南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國際聯合學院教師金逍宵的時間表依舊排得滿滿當當。
“我們希望能在本學期教學規劃的探索實踐中,讓課程更加科學創新,更具開放性。”國際聯合學院是試驗區執行國際教育教學管理和服務的平臺,作為該學院教育教學中心的負責人,金逍宵的核心工作就是整合優質資源,統籌落實好國際聯合學院教育教學工作。
博士畢業于美國的金逍宵多年來深耕教育領域,多年海外學習工作經歷讓她看到了不同文化的教育理念和特點,這也在金逍宵的心中種下了一顆從事教育事業的種子。
“園區擁有著嶄新的面貌,也充滿著無限可能。”金逍宵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推動跨國教育交流和多元文化融合,是自己一直想做的事。去年3月,金逍宵帶著心中的那顆種子,來到了這片能夠萌芽生長的“教育熱土”,成為了試驗區的一員。
去年9月,金逍宵和同事們在海風小鎮校區一同迎來了首批“海南自貿港國際英才班”項目86名學生。作為試驗區辦學的“過渡模式”,該項目承擔著全要素壓力測試的重任。
為了打造多元文化融合、多學科融合、中西互鑒的高水平教育平臺,國際聯合學院開啟了教育國際化一系列全新探索。金逍宵介紹,在此過程中,學院通過搭建國際通識基礎課程中心,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資源。其中科學與藝術融合的“國際院士工作坊”和以中國國情與文化系列課程構建的“海風論壇”獲得了自貿港英才班同學的廣泛好評。
除了日常教學規劃之外,金逍宵還在為近日啟動的本學期海南自貿港未來英才獎學金暨創新創業項目大賽而忙碌,這也是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重點項目。
“國際聯合學院利用全島資源,積極聯絡對接實踐教學基地及共建單位,為學生提供項目選題及導師。”金逍宵說,去年的比賽中涌現了許多優秀的項目,學生也紛紛表示收獲頗豐,這讓金逍宵倍感振奮。
去年3月,金逍宵被認定為海南高層次E類人才。“自貿港的政策和制度體系,都會推動試驗區成為教育對外開放的沃土。”在金逍宵眼中,站在如今自貿港搭建起的廣闊舞臺之上,人才有著充足的空間釋放自身的理想和教育情懷。(海南日報椰林3月19日電)
標簽: 聯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