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海口4月9日訊(記者梁振君)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4月9日披露:全島封關準備工作已全面啟動,瞄準“2023年底前具備封關硬件條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關各項準備工作”總體目標,海南正舉全省之力推動全島封關準備工作。為減少封關前后壓力落差,避免封關后出現重大風險,海南將爭取80%以上的自貿港政策在封關前充分測試、落地實施;目前已梳理50多個封關項目,計劃總投資180多億元。
全島封關運作是海南自貿港建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系統性工程,是全面建設海南自貿港的基礎,是全面實現“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貨物進出口管理制度的標志。《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2025年前適時啟動全島封關運作。
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自《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印發后就成立研究專班啟動相關研究工作,并形成《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總體框架思路》等系列研究成果;成立推進全島封關準備工作專班,下設口岸規劃與建設、非設關地布局與建設、稅收政策安排、金融配套、行政體制保障、項目建設及要素保障六個專項工作組,分領域推進相關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今年是海南自貿港建設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關鍵之年。今年初,《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任務清單》已經印發,已明確口岸規劃與建設、非設關地布局與建設、稅收政策安排、重大風險防控等11個方面64項重點任務,標志著全島封關準備工作已全面啟動,海南自貿港建設進入加速期。
瞄準2023年底前具備封關硬件條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關各項準備的總體目標,海南正積極推動相關準備工作。硬件建設方面,目前已梳理50多個封關項目,計劃總投資180多億元;軟件建設方面,將加快推進稅制安排、金融配套、法律法規、體制保障等政策和制度頂層設計。此外海南將持續加強與有關部委的溝通匯報,爭取在項目資金安排、用地用海審批、政策設計等工作上給予更多指導和支持。
海南推進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如何?來看海口海關權威解答>>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發展情況如何?
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作為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在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平臺中具有重要作用。2021年12月,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通過驗收。海南省內特殊監管區域增加至3個。
據海口海關統計分析處處長、新聞發言人鞠春梅介紹,2021年,洋浦保稅港區、海口綜合保稅區兩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進出口644.7億元,增長1.5倍,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43.7%,對全省外貿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71.6%。其中,洋浦保稅港區進出口364.6億元,增長15.6倍;海口綜合保稅區進出口280.1億元,增長18.9%。
目前,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內正在建設一站式飛機維修基地和航空發動機維修兩個重點項目,重點發展飛機維修、保稅航材物流等產業。2021年12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試點擴大至海口綜合保稅區、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海口海關將全力做好洋浦保稅港區繼續實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試點,全力支持海口綜合保稅區、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承接試點,為全島封關運作積累經驗。
推進全島封關運作方面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海口海關自貿區和特殊區域發展處處長何斌說,正穩步推進全島封關運作涉及到海關的軟硬件準備工作。
硬件方面,堅持高標準建設開放口岸和“二線口岸”基礎設施,全程參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口岸規劃工作,近期正配合各級政府做好口岸建設項目立項工作,研究提出海關監管設施設備需求。2021年以來,先后支持做好美蘭機場二期擴建、三亞港擴大開放及新海港客運樞紐項目規劃,助力海口空港綜保區、三亞市保稅物流中心(B型)通過驗收,助推海南口岸基礎設施建設上新臺階。另一方面,積極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智慧監管平臺等一批海關重點項目建設,為全島封關運作后海關實施智慧監管提供基礎保障。
軟件方面,突出制度集成創新,提前謀劃與高水平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海關監管模式,目前已逐步建立“零關稅”商品監管制度,進一步完善離島免稅正面監管、風險防控、打擊走私、綜合治理的立體防控體系。另一方面,積極開展海關監管壓力測試,推動洋浦保稅港區率先實施“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并逐步擴大試點范圍,為全島封關運作積累海關監管經驗。
下一步,海口海關將重點聚焦口岸建設、制度建設、信息化建設、風險防控、監管資源調配等,穩妥謀劃做好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涉及海關各項準備工作。
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建設進展如何?
據何斌介紹,海口海關從提供技術指導、深化制度創新、優化檢疫審批等方面入手,支持全球動植物種質資源引進中轉基地建設。
在技術指導方面,配合三亞市加快中轉基地重要基礎設施-國家(三亞)隔檢中心(一期)項目建設,推動把月亮島打造成中轉基地隔離檢疫體系生物安全保障能力核心區。目前(一期)項目主體結構已經封頂,有望于今年年底竣工。
針對中轉基地新增特許審批業務,探索種質資源特許審批辦理新模式,協調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共同解決引種管理和科研立項難題。中轉基地首份特許審批已獲得海關總署批準。同時積極爭取海關總署下放審批權限,實施海關總署審批與授權海口海關審批的層級審批模式。2021年2月,海關總署向海口海關下放了種蝦等4類水產苗種的審批權限。2021年11月,海關總署再次擴大下放審批范圍,現已覆蓋5大類449個HS編碼的動植物及其產品,審批效率進一步提升。
如何推動海南更好融入RCEP朋友圈?
鞠春梅介紹說,為了確保RCEP協定實施,支持海南更好地融入RCEP“朋友圈”,海關做好各項準備。一是建立健全原產地管理制度體系;二是搭建適合RCEP原產地管理需求的信息化系統,進一步強化科技支撐。同時,改革原產地的簽證模式,大幅壓縮簽證時間,結合已經實現的證書自助打印、智能審單功能,企業可以足不出戶取得原產地證書。
還將做好政策解讀及培訓,面向海關關員開展多輪專題培訓;面向廣大進出口企業開展RCEP原產地規則的解讀和培訓輔導。
促進海南外貿平穩發展將推出哪些舉措?
何斌表示,一是持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繼續推廣實施“船邊直提、抵港直裝”“兩步申報”“兩段準入”等通關改革,優化大宗商品監管流程;二是進一步鞏固壓縮進出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間成效,提升口岸通關效率,壓縮企業物流成本;三是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落地實施為契機,服務海南進出口企業應用RCEP規則,積極對標最高水平開放形態,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四是進一步做好離島免稅和“零關稅”商品監管,促進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五是聚焦企業關注點,加大制度集成創新力度,促進新經濟新業態發展。
離島免稅商品溯源碼管理效果如何?
鞠春梅說,海南2021年8月1日開始對香化、酒水、手機3類離島免稅商品率先實施溯源碼管理,2021年12月10日實施溯源碼管理的免稅商品種類擴大至45類,對離島免稅商品實現全品類覆蓋的溯源碼管理。截至2021年12月31日,各免稅企業累計銷售加貼溯源碼免稅商品1849.66萬件。
通過實施離島免稅商品溯源碼管理,有效加強了對免稅商品的全流程管理,營造了更好的購物環境,使消費者在海南購物時更加放心,同時進一步健全了風險防控機制,為海關等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查清商品來源,以及打擊離島免稅“套代購”走私綜合治理夯實了基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