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科博會”)是經國務院批準,由科技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貿促會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北京市貿促會承辦的大型國家級國際科技交流合作盛會。
科博會創辦于1998年,當時定名為“中國北京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周”,從2002年第五屆起正式更名為科博會,歷經初步探索(1-3屆)、快速成長(4-8屆)、穩步發展(9-15屆)和創新引領(16屆至今)四個時期,逐步打造成集綜合活動、展覽展示、推介交易、論壇會議、網上展示推介“五位一體”的活動架構,成為我國科技產業發展思想的策源地、創新技術與產品的首秀場和權威政策信息的首發地,在我國科技產業從引進來、自立自強到走出去的歷史進程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胡錦濤、李鵬、朱镕基、溫家寶、王岐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曾多次親臨展會。德國前總理施密特、韓國前總理李壽成、泰國副總理德·汶隆,諾貝爾獎獲得者海瑞·克魯圖、埃里克·馬斯金、愛德華·普雷斯科特、羅伯特·蒙代爾等都出席過科博會活動。
據不完全統計,前22屆科博會先后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1165個境外代表團參加,參展中外機構和企業37704家,觀眾累計達到568萬人次,舉辦論壇、推介交易1070場次,簽署合同、協議、意向5617個,總金額10404.78億元人民幣。科博會為促進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深化國際產能合作提供了重要平臺。
第23屆科博會將于2020年9月17日至20日舉辦,展覽會地點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靜安莊館),展期4天,展覽面積3.8萬平方米,參展中外科技企業預計800至1000家,同期舉辦推介交易、論壇會議等活動。本屆科博會主要特點:緊密呼應中關村論壇高端熱點議題,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和原始創新,整合優質資源,精心打造科技領域國際交流合作平臺。一是突出前沿科技成果。集中展示5G通信、工業互聯、智能網聯汽車、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網絡安全等前沿科技成果,突出關鍵領域未來競爭新優勢。二是全面展現全國科創中心建設成果。以北京“十大高精尖產業”為主線,展現首都在高精尖產業新成果和“三城一區”整體發展態勢。三是示范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吸引著名大型企業、獨角獸企業參與,展示科技與冬奧、文化、信息、金融、農業等相關產業融合創新成果,促進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健康成長。四是促進區域科技要素開放合作。展示國際科技前沿成果、京津冀協同創新成果和各省區市科技成果,促進科技資源流動轉化。五是推動科技成果交易轉化。完善參展企業和專業觀眾數據庫,設置項目配對洽談區,提供個性化服務,做實項目交易和落地。
注意事項
面積:60000平米展覽范圍
1、消費電子:-數碼產品-汽車電子產品-云計算與技術應用-智能家居-智能家電與電器-智能手機、蘋果周邊產品-消費類電子產品-教育、游戲及電子保健-移動智能終端及周邊-可穿戴式設備-LED與照明-先進電子制造-品牌專區
2、電子信息與現代通訊-網絡信息技術及解決方案-集成電路和電子元器件-電子信息成套產品設備-現代通訊設備-電力電子器件-激光和光電子器件-光機電一體化-液晶顯示-因特網與電子商務
3、物聯網科技-智慧城市、智慧園區-智慧物流-智慧交通-智能家居-安防及監測技術-智慧照明、智能LED照明-云計算、云存儲-傳感器、識別技術-短距離通信技術與產品-管理系統軟件-物聯網示范應用-其他物聯網元器件
4、教育裝備及網絡教育-教育教學數字化、信息化-網絡教育機器人-互聯網教育及平臺-教學與校園視聽廣播網絡系統-數字教室、數字校園-教學儀器設備-電腦、電教器材-實驗設備系統-教學軟件
5、機器人科技-工業機器人-教育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清潔機器人-醫用機器人-檢查維護保養機器人、-建筑機器人-水下機器人-機器人組成商-機器人供配商
6、3D打印技術-3D打印機-3D打印機制造設備-3D打印技術-3D激光設備-3D打印控制設備-測量設備-逆向工程軟件和技術-其他快速成型技術-相關零部件、輔料-3D打印耗材
7、環境保護和新能源產業-環境管理-污染控制與減少-新材料與新能源-化工新材料-功能金屬材料-新型建材-光電子材料-太陽能熱利用-節能新技術
8、現代工程與先進制造技術-工程及加工機械、微型機械-現代出版和印刷設備-科學儀器和檢測控制設備-醫療器械-現代城市建設與交通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