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打印聽起來就是很....2013”,一位記者這樣評價。但是如果是 3D 打印的器官呢?比如一只可以存活 42 天的肝臟。
在開始討論細胞、基質、蛋白質之前,我們先問誰能用上它?也許還不是等待救助的病人,但是每天都在研究藥物代謝的醫療機構、藥廠和實驗室,一定在名單上。
當藥物進入到人體的血管中的時候,它們的目的地已經早早定在了肝臟。肝臟的主要功能就是凈化血液,這意味著如果藥物對人體有不利的影響,研究肝臟的反應會是最直接的手段。如果可以繞過臨床試驗繁瑣的手續,直接擁有一個在體外的“類肝臟器官”,這對于許多實驗室來說就是更多的時間、更少的花費。
這也是一家位于圣地亞哥的生物技術公司 Organovo 即將開始銷售的產品。
打印這種肝臟使用的生物打印機,裝配有兩個打印針頭。一只裝有生物基質,可以理解為構成肝臟結構的支撐材料,另一只裝有活的人類肝臟細胞,還不止一種。
Organovo 可以打印三種細胞,前兩種是構成肝臟主體的肝實質細胞(hepatocytes)和肝星狀細胞(stellate),第三種是構成肝臟血管的內皮細胞(endothelial cells)。這些材料被按照人類肝臟的蜂窩狀六邊形結構排列起來,打印成一個直徑為幾毫米的“類肝臟器官”,它甚至可以自己合成蛋白質,存活時間長達 42 天,與單獨肝實質細胞 48 小時的生命力相比,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第一代打印出的類肝臟器官模型被叫做 exVive3D,它們將會在 Organovo 位于圣地亞哥總部的實驗室被生產,然后運送給等待活肝臟的簽約實驗室和制藥公司。
不要小看這個幾毫米大小的“肝臟”,至少它讓 3D 打印的概念看起來又有了點科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