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由總部設在湖北的中國能建葛洲壩路橋公司納晴公路7標項目部承建的貴州省納雍-晴隆高速公路第T7合同段彎刀坡隧道順利貫通,在平淡“隧月”里用建設者的妙筆勾勒出又一幅丹青畫卷。
“匠心”勾勒品質工程
在隧道施工過程中,一旦出現施工工藝不當、技術措施不到位等情況,就可能會引發超欠挖,這將直接影響隧道施工安全及質量,增加后續施工難度。項目部在隧道施工中應用了光面爆破技術,有效控制隧道超欠挖,并定期組織第三方對隧道實體進行檢測。
通過光面爆破技術的應用,較好地保持周邊圍巖完整性,隧道洞壁及掌子面成型規整,隧道減少了超欠挖,同時減少排危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噴射混凝土使用量,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經濟性,為隧道高效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
“速度”繪就高效工程
在工程建設前期,為應對較短的工期和探勘出的不利地質條件,項目部做好提前謀劃,科學規劃和利用有限的場地,做到勞務駐地、安全施工廣場、鋼筋加工等資源集中化,進一步提高勞務人員和原材料加工的工作效率,勞務作業隊伍積極性也被帶動起來,積極配合項目部施工管理策略的調整。
根據年度節點計劃目標,項目部進一步細化月進度和周進度計劃,并根據完成情況,實時制定相應的糾偏措施,使每個施工點的工作安排更科學合理。項目部通過細密考證與比對,在做好安全措施方案的前提下,將單向掘進轉為雙向掘進方案,隧道開挖速度得到大幅提升。
“精細”擘畫安全工程
項目部開展了隧道坍塌安全應急演練、起重機吊裝作業安全管理培訓、安全知識講座和安全警示教育、“安全生產月”、“消防安全檢查日”、安全生產“大學習”等活動,并嚴格落實每日“晨會”制度,進一步提高應急保障能力、強化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能力,確保施工安全。與項目屬地政府共建了安全生產教育基地,配備了VR體驗館、觸電體驗區、危險品信息及安全操作規程展示等,為安全培訓、安全教育等提供平臺。
隧道開挖中容易堆積有毒有害氣體,為防止在隧道施工過程中有害氣體超限帶來危險,項目每天做好班前教育工作,并利用有害氣體檢測儀,實時檢測反饋數據,根據有害氣體的含量高低、濃度大小,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確保人身和工程安全。為有效降低洞內揚塵,同時加強對隧道二襯混凝土的養護,項目在隧道洞頂安裝噴淋系統,覆蓋范圍大、降塵效果好,在有效降塵的同時可以提升混凝土的養護質量。這些舉措大大改善了隧道洞內施工作業環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