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物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機器人……生活因科技而改變,生活的城市里建筑本身也在發(fā)生變化。
新穎獨特的建筑概念我們聽說過不少,比如“呼吸建筑”,可以散發(fā)清涼空氣;或是預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可以自動轉向獲取太陽能的建筑;還有無陰影大樓等等。現(xiàn)在,舊金山藝術大學的臺灣工業(yè)設計師Shin Kuo為我們帶來3D打印旋轉住房。
在大多數(shù)城市,社會的底層往往也住在建筑的底層甚至地下室,而有錢人則高高在上,住在建筑的頂部,享受著“一覽眾山小”的風景。住宅樓的定價通常跟樓層成正比,越高越貴,間接體現(xiàn)了社會財富的分配狀況。Shin Kuo想要打破這個思維定式,他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平等獲得高質量風景的權利。
去年底,Shin Kuo在其論文中提出“轉向未來”(Turn to the Future)的概念,公寓樓中的每一戶都是獨立可以整體移動的單元,按照預定的時間設置逐漸旋轉下移,當?shù)竭_底部時則通過內部起重機升到頂部,循環(huán)往復地螺旋式旋轉,實現(xiàn)風景共享。
為了確保單元移動的安全性,建筑將使用紅外傳感器以及多個制動系統(tǒng)。單元用何種材料制造,如何順利地在軌道上旋轉是下一步需要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