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科技企業發展原動力,科學技術創新以及銷售模式創新都能為企業帶來新的活力。2014年,青島科技型企業站在新的起點,轉方式調結構已經成為推動島城科技企業發展、藍色跨越的最大動力。
近日,筆者采訪了多家科技創新型企業,他們通過自己的創新之舉為企業迎來了新的天地。
樣本企業>>
新方式打開市場格局
“今年上半年,我們還是做原來的主業,但是用新方式做以前的業務。”青島以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明貴說。這是一家用15年都在“尋找一條適合中國軟件企業路子”的民營企業,“我們以前是專做互聯網信息安全及產品,今年我們的運營模式從賣產品到賣服務,以前客戶買了我們的產品現在可以租我們的產品,我們再提供后期的服務。”林明貴這樣描述今年上半年的發展之路。從北京奧運會多語言電腦、虛擬社會管理再到智慧城市規劃建設,林明貴說,以太科技正在為上市做準備。
新產品帶來新訂單
說起科技節能減排,這似乎是科技企業的 “專利”。此前三源特種建材有限公司和普通的建材企業一樣,只生產一些普通的建筑材料。而今年以來,他們抓緊轉型之路,在新產品研發方面下功夫、加大力度,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苑清利告訴記者:“前不久我們和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聯合推廣了一種新產品——鋼需膨脹劑,解決了混凝土開裂、地下室漏水等工程問題,市場剛一推廣就獲得了不少訂單。”新材料的推出不僅為企業打開了新的市場,也為開發商、市民省了錢。“有很多人不愛買復式樓頂樓,幾乎三五年就得翻修一次,用了外防水再用內防水也不能保證混凝土不開裂,推出新產品后附加值高了,我們還承諾做售后服務,目前已經有工程案例投入使用了。”新產品投入市場后,為三源帶來了新的訂單。
3D打印企業改變模式突圍
應該說,今年上半年3D打印的風頭無人能及,在科技界掀起一陣旋風。剛落幕的2014電博會還特設了移動互聯及可穿戴設備、智慧城市、音視頻和平板顯示技術、智能家居、3D打印、電子商務等六大特色展區,給很多平常百姓帶來了“科技大片”。
筆者在現場看到,在手機里下載安裝“3D人偶相機”應用后,只需要拍一張正面照,選擇自己喜歡的造型,調整頭發、表情、眼鏡等,就可以生成屬于自己的個性3D人偶。海爾全球首發的3D人偶相機能夠達到80%的相似度。海爾集團技術研發中心總監馬國軍表示:“沒有打印不出來的,只有你想不到的。”
除了定制個性人偶外,通過桌面級、工業級、生物醫學級等各種層級的3D打印機,金屬粉末、陶瓷、尼龍、光敏樹脂等各種材料被“打印”成衣服、發動機甚至人體的骨骼,充滿神奇色彩的3D打印離人們的生活似乎越來越近。
“如同網絡購物一樣,3D打印還可能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改變。”雖然3D打印新鮮又有趣,但是產業化發展之路卻有很長的路要走。他說:“我們不斷摸索如何提升客戶實際體驗的服務運作模式,結合從線下到線上和從線上到線下的雙重客戶體驗,總結出了O2O模式,在行業內首次提出基于移動和大數據的線上公共服務平臺和線下定制服務中心,從現在的效果看推廣得非常好。”
產業現狀>>
百余項目獲國家支持
回顧上半年,青島科技企業可謂是成果滿滿。科技部近日公布了2014年度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科技創新、科技服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立項項目名單,青島共有107個項目獲得國家支持,獲批資金9239萬元。
青島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兩年來,青島項目立項總數和金額都位居全國計劃單列市之首。比排在第二位的深圳市在立項數上多出43項,金額多出近3400萬元。據統計,自1999年國家創新基金設立以來,青島已累計爭取項目809項,獲得經費支持54938萬元,在國家創新基金的支持下,青島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77%,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638家。建成企業國家重點實驗室5家,同類城市全國第一。擁有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9家,計劃單列市第一,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被科技部確定為全國唯一模式創新試點。”該負責人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