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監108,完成首次執行海洋生態環境監測的任務,正式開啟了渤海水質監測夏季航次遼東灣航段作業。
中國海監108號具備在我國近岸和近海海域開展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及海洋綜合調查等工作的能力,滿足常規監測、應急監測及先導性研究監測等多種業務需求。
2018年底,生態環境部就下發了《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要求通過三年綜合治理,到2020年,渤海近岸水質優良比例要達到73%左右。自然岸線保有率保持在 35% 左右,濱海濕地整治修復規模不低于 6900 公頃,整治修復岸線新增 70 公里左右。
海水水質標準檢測項目:
漂浮物質、色、臭、味、懸浮物質、大腸菌群、糞大腸菌群、病原體、水溫、pH、溶解氧、化學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無機氮、非離子氨、活性磷酸鹽、汞、鎘、鉛、六價鉻、總鉻、砷、銅、鋅、硒、鎳、氰化物、硫化物、揮發性酚、石油類、六六六、滴滴涕、甲基對硫磷、苯并(a)芘、放射性核素。
而本次檢測增加了:氰化物、硫化物、揮發性酚、有機氯、有機磷等測項,共有48項標準。
探究海洋微塑料
我國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從大洋深處帶回了海洋生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4500米水深下生活的海洋生物體內,竟檢出了微塑料。海洋微塑料對地球生態和環境也有負面影響。當它們被海鳥、魚類、底棲動物、浮游動物等海洋生物攝食后,會損害海洋生物的消化道,或刺激其胃腸組織產生飽脹感而停止進食,其所攜帶的有毒有害物質也會對海洋生物產生不利影響。
海監108號的秘密武器
光電跟蹤監視系統
將為日后處罰海上偷排污水的行為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船用光電跟蹤取證系統是目前進行海上搜救、水面視頻監視、執法取證的重要設備。具有全天候、速度快、覆蓋面廣、視距范圍大、圖像清晰穩定的特點,集成了數字高清攝像機、高性能紅外熱像儀和激光器等設備。通過晝光高清攝像機、紅外熱成像系統可對海洋環境與資源、海上船只和漂浮物等進行全天候全方位觀察、監視和搜索自動跟蹤。
CTD系統即鹽溫深測量系統
用于測量水體的電導率,溫度及深度三個基本的水體物理參數。根據此三個參數,還可以計算出其它各種物理參數,如聲速等。可測定海洋不同水層或深度的海水水溫、鹽度、氧含量、聲速、電導率及壓力,用以研究海水物理化學性質、水層結構和水團運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