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新月異的年代,乘風破浪成為常態,有人說,后浪洶涌,前浪終究會被淘汰。在歲月中沉淀積累,在光陰荏苒中用量變積累質變的"前浪",哪有這么容易被超越?就像丸莊黑豆醬油世家,四代傳承百年時光醞釀出的好味道,就是"前浪"立足的堅實根基。
丸莊醬油的好味道最初來于創辦人莊清臨的母親,莊母掌握了傳統的黑豆醬油釀造手藝,而從小便頗具商業天賦的莊清臨會將家里自制的黑豆醬油,賣給附近的人家。為了便于識別,那時已初具品牌意識的莊清臨,寫下一個"莊"字圈起來,這便是"丸莊"品牌最初的由來。
肩扛扁擔跑街兜售醬油攢下了第一桶金后,1914年,莊清臨成立了丸莊黑豆醬油的前身——"莊義成醬園",丸莊黑豆醬油也邁向了其百年歷史的第一個高光時刻。雖然中途曾因某些不可抗因素停止營業,但后面恢復過來以后,丸莊黑豆醬油世家的第二代掌門人莊昭典恢復"莊義成醬園"的正常營業,丸莊醬油的揚名之路也從這時開始。
丸莊黑豆醬油世家的第二代掌門人莊昭典,同樣是一個具備先鋒商業意識的人才。在掌舵"莊義成醬園"后,莊昭典打出"西螺名產 · 丸莊醬油"的標語,積極參加臺灣各地的商業展會,促銷的同時也不斷提升丸莊醬油的知名度。同時,莊昭典創造性地改造了丸莊醬油的瓶型,采用造型修長優雅的透明玻璃瓶灌裝,讓丸莊黑豆醬油的好品質能夠更清晰地展現在消費者眼前,這一創新舉措也吸引臺灣地區醬油同業紛紛跟進。
莊昭典對于丸莊的傳承,也早有思量。他對二子莊英烈寄予厚望,讓其留守后方,管理丸莊西螺工廠,而三子莊英堯則被莊昭典帶到臺北經銷醬油,同時在中興大學完成學業。此后丸莊黑豆醬油世家的第三代莊英烈莊英堯兄弟,一個在西螺管工廠、一個在臺北拼業務,兄弟齊心撐起了丸莊的擔子。
2003年,丸莊投資了數千萬用于添購釀造設備,然而,事業尚未取得新突破,丸莊黑豆醬油世家第三代掌門人——董事長莊英烈卻突然過世,雪上加霜,讓丸莊的營業額掉到十年低點。從哥哥手上接過家業重擔的莊英堯,緊急召回在美國念營銷的兒子莊偉中,一起謀出路。
這時候的臺灣醬油市場已經步入萎縮期,醬油行業總產值開始連續三年負增長,而龜甲萬、統一、金蘭、味全、萬家香等五大品牌的市場占有率超七成。在危局之下,莊英堯父子找到了破局之法,比起在大品牌雄踞的"黃豆醬油"品類,與上市公司旗下的大廠正面交鋒,莊英堯父子選擇著力發展丸莊起家的"黑豆醬油"。
找準了全新的發展路線后,莊英堯父子對丸莊品牌進行了重新定位,并增加專賣店、網絡、百貨公司等通路銷售。2007年,丸莊的年營業額從八千萬臺幣成長到兩億臺幣,而丸莊黑豆醬油世家的第四代同樣成長了起來。莊英堯仿效其父莊昭典的接班人培訓模式,讓丸莊黑豆醬油世家第四代的兩個堂兄弟,分掌生產與營銷——莊英堯之子莊偉中主外,管理丸莊的對外營銷;莊英烈之子莊偉民主內,擔任丸莊副總經理管理西螺工廠。
圖:莊英堯(左)與莊偉中(右)父子倆
從1909年創立至今,丸莊黑豆醬油世家這個"前浪",已經在風浪中歷經了百年的光陰。如今的丸莊醬油,已經成為臺灣地區傳承最久、銷量最大的黑豆醬油品牌。百年光陰,四代傳承,在時間的場合中歷久彌香的丸莊醬油,書寫了難以超越的"前浪"故事。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