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日至4日,由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中心主辦,腳爬客自然科普中心承辦的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科考直播活動在一直播平臺順利展開。主辦方借助多種技術力量和多功能科普設施,為觀眾帶來了一場互動性強、體驗度高的地質觀賞和科普活動。3場直播累計時長為7個半小時,累計觀看播放量超2788萬,有效傳播了黃岡大別山科普知識,擴充了科普受眾面,助力了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的科普宣傳工作。
在黃岡市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中心宣教科工作人員帶領下,科考技術團隊依次前往黃岡大別山地質博物館、麻城古陸核、龜峰山風景區北門、十人寨、英山南武當、羅田余三勝廣場。6月2日下午,在科普講師王一淞的主持下,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中心科員夏飛勇以黃岡大別山地質博物館的豐富館藏為依托,帶領觀眾共參觀了10個展廳,介紹了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不同種類的巖石,詳細解釋了不同種類花崗巖的命名方式和規則。
6月3日上午,直播團隊跟隨羅局長的腳步,沿著地質科考線一同前往麻城市的木子店古陸核、龜峰山北門和十人寨三處科普景點。科普導師為直播間的網友沿途分享了古陸核、古大陸,對三大巖和韌性剪切帶進行了科普,最后介紹了杜鵑花海和紅色歷史等相關內容。
4日下午,科考直播團隊到訪英山縣和羅田縣,為直播間的觀眾詳細介紹了南武當的地貌景觀、植物保護和武術文化,并對余三勝的歷史和戲劇文化進行深入講解。在活動的最后,科考直播團隊前往了湖北正光藥業和地質之家,帶領網友們學習了不同植物的藥用價值。
據悉,大別山綿延千里,橫跨多省多地,不僅擁有古老的造山帶遺跡、雄偉壯觀的地貌景觀,還是鄂東北重要的高等植物基因庫,更是中國革命三大策源地之一。作為連接和解讀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的紐帶和窗口,為期三天的科考直播從地質、地理、動植物和人文等角度,向社會大眾深入展示了地質科普知識,加強了黃岡大別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質研究成果的傳播。同時,教育和引導觀眾了解世界地質發展,認識地質科普教育對人類生存的重要意義,有效宣傳了生態保護的價值。
(通訊員鄭潔)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標簽: